2月19日,蒙牛乳業(yè)(HK.02319)以16.06元開盤,相較前一交易日大幅高開,此后一路高開高走,伴隨成交量大幅提高,股價一度沖高至17.38元,漲幅超11%,并帶動港交所乳制品相關個股集體上漲。
消息面上,2月18日,蒙牛乳業(yè)發(fā)布盈利預警公告,旗下貝拉米將有商譽和相關無形資產減值撥備,及聯營公司現代牧業(yè)發(fā)生乳牛公允價值變動虧損和相關商譽減值。兩項因素導致蒙牛2024年報表端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,觸發(fā)盈利預警。
但市場普遍給予利好解讀,認為蒙牛核心盈利能力良好、股東回報穩(wěn)定,在蒙牛商譽潛在減值預期等利空出盡后,對蒙牛后續(xù)發(fā)展預期樂觀。多家券商均認為,乳制品板塊拐點已現。今日其股價表現,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對蒙牛后續(xù)表現的樂觀預期。
蒙牛在前述公告中還表示,2024年經營現金流同比表現穩(wěn)健,預期宣派股息時會剔除兩項減值的影響,表明公司高度重視股東回報,給與投資者信心,為股價帶來一定支撐。
高盛在19日發(fā)布的報告表示,蒙牛2024 年經常性凈利潤和經營現金流強勁,好于預期,繼續(xù)給予“買入”評級。數據顯示,2024年初,蒙牛內資持股比例3.7%,截至2025年2月14日,最新持股比例達到13.4%,增持9.7%,體現了內資持續(xù)看好蒙牛的投資價值。
中金、華創(chuàng)等多家券商均認為,乳制品板塊拐點已現。2025年,隨著上游供給出清、原奶周期反轉,蒙牛等頭部乳企也有望在順周期中獲得更多市場份額,推動收入回暖和利潤端的修復,有望迎來業(yè)績與估值雙擊修復機會。摩根士丹利、高盛、美銀、匯豐等多家外資投行將蒙牛納入2025年港股消費板塊首選。
免責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(yè)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無關。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,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。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