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開放式運動游園建到家門口,讓喜歡健身的人有了好去處;@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足球,只要你對這些項目感興趣,隨時可以到運動場上出出汗。”10月29日,宜春市宜陽新區(qū)秀江東路麗景濱江小區(qū)居民宋曉江高興地說,“有了健身場地,周邊居民的鍛煉積極性大幅提高,愿意來這里運動的人越來越多。”
在宜春,開放式運動游園是由政府建設、不設門檻,完全向市民免費開放的體育健身場所,是該市打造中心城區(qū)“15分鐘健身圈”的重要舉措,(下轉第2版) (上接第1版)當?shù)叵嚓P部門更是將其列入幸福宜春建設的整體規(guī)劃中。經過多年建設,串聯(lián)起市民“15分鐘健身圈”的開放式運動游園,因功能設施完善、免費開放等優(yōu)勢,成為市民熱門打卡地。
體育場地及設施的建設既是健身工程,又是民生工程。宜春市在開放式運動游園等群眾體育設施建設上的探索,其實就是我省全民健身事業(yè)駛入快車道的一個縮影。
近年來,我省先后頒發(fā)《“十三五”公共體育普及工程行動計劃》《關于實施健康江西行動的實施意見》《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的實施意見》等相關政策文件,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體育設施建設,持續(xù)加大體育設施建設力度,努力打造百姓身邊健身組織和“15分鐘健身圈”,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,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,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健身場地和服務。
如今,在江西,“請人吃飯,不如請人出汗” 的觀念深入人心。在南昌縣澄碧湖公園,健身步道、各類球場和設施一應俱全,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,總能看到歡聲笑語的健身市民;在贛州市章貢區(qū)三康廟社區(qū),老舊小區(qū)改造中新建的門球場讓此前為場地發(fā)愁的老年人喜笑顏開;日落時分,婺源縣全民健身體育中心熱鬧非凡,無論是誰,總能在此找到自己喜愛的運動健身方式……這股全民健身熱潮的背后,是我省體育場地的供給數(shù)量和質量不斷提升。
來自省體育局的體育場地普查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9年全省體育場地數(shù)量有近16萬個,場地面積達8700余萬平方米。其中,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.88平方米。
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的增加,意味著老百姓運動健身有了更為豐富的選擇。“以前健身要尋伙伴找場地,現(xiàn)在就大不相同了。”南昌縣居民陳欣琴說,“在中心城區(qū),哪里有體育場地,哪里就能形成一個個體育健身愛好者集聚的‘15分鐘健身圈’,無論是哪個體育項目,你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相應的場地?梢哉f,各種體育資源‘活’起來后全民隨之‘動’了起來,實現(xiàn)了‘練有好場地、健身有去處’。”
免責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(yè)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無關。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,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。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。